臨近假期,商品活躍程度明顯下降,加上受周邊市場影響較為明顯,銅市繼續保持反彈走勢,但這僅僅是短期影響。 一旦資金回歸市場,銅價將再度受到基本面過剩的壓力而偏弱運行。 事實上,金屬資源的過剩已是不爭的事實。工信部最新發布的《2014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運行情況分析和2015年形勢展望及重點工作》數據顯示,2014年,有色金屬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占全行業的6.5%,虧損額占全行業的67%,數據顯示有色金屬行業產能過剩壓力仍大,整個行業的創新能力有待加強。 其中,電解鋁產能過剩壓力仍較大。同時其他品種冶煉產能及中低檔加工產能過剩也比較嚴重。企業成本壓力不斷增加。加上電力體制原因,煤炭價格下跌帶來的發電成本下降難以傳導到用戶,采用網電的國有電解鋁企業虧損嚴重。 另外,新探明的潛在金屬礦產儲量亦很驚人。事實上,在陸地礦產資源逐步枯竭的過程中也伴隨著海洋礦產資源的開發。海底世界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錳結核、深海油氣,還有熱液礦床,以及當前最炙手可熱的天然氣水合物。天然氣水合物的儲量極為巨大。據估計,把人類已經用掉的和還沒有開發的石油、煤、天然氣加在一起,還趕不上天然氣水合物中有機碳總含量的一半。如果這個估計不錯,那無疑是人類的福音,因為它很可能將成為新世紀的新能源。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海底資源大致包括:分布于水深4000~6000米海底,富含銅、鎳、鈷、錳等金屬的多金屬結核以及分布于海底山表面的富鈷結殼和分布于大洋中脊和斷裂活動帶的熱液多金屬硫化物。此前我們提到“黑煙囪”所蘊涵的資源價值,其實多金屬結核亦有豐富的金屬資源。多金屬結核含有錳、鐵、鎳、鈷、銅等幾十種元素。世界海洋3500~6000米深的洋底儲藏的多金屬結核約有3萬億噸。其中錳的產量可供世界用18000年,鎳可用25000年。而目前我們探明的全球銅礦儲量才4.74億噸。相比海洋豐富的資源來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旦科技進一步發展,海底礦藏浮出水面,將對目前的資源類商品供應產生巨大的沖擊,價格將會一落千丈,目前可能只是一個下跌的開始。 當然,市場依然存在很多阻礙價格下跌的因素,這包括中國銅廠家本月在上海召開會議,商討如何應對銅價下跌。主要討論的話題包括市場供應和國內銷售情況,與會人員沒有最終確定將采取何種應對行動,現貨市場從冶煉廠出貨速度來看的確有些放緩,而部分原料供應商也表示冶煉廠有縮減產量舉動。我們認為縮減產量在春節前都屬于常態,但本周現貨銅市場上供應量的確偏小乃事實,此時消費極端低迷的情況下,減少供應能對價格起到一定的阻跌作用,從目前現貨升貼水穩定表現也能看出來。 從較長周期看,銅價應該是下跌的,在這個過程中,關于拋空時點,我們建議主要關注幾個方面:首先是美元,在美元回調的時候,拋空需謹慎;其次是持倉量,持倉量下降到80萬手以下拋空會相對安全,因為空頭回補動力將更弱;最后是比價和升貼水,如果比價足以進口,現貨升貼水明顯走弱,表明銅價基本面不佳。 |